乐游老城
37

洛邑古城研学课程

电话:0379-60696969

地址:洛阳市老城区九都东路与柳林街交叉口(北侧)

洛邑古城是全省规模最大、产业化最集中的非遗文化产业精品园区,园区现有以河洛文化为核心的涉及传统音乐、美术、手工艺、医药、曲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余项。洛邑古城研学课程依托自身良好的文化基础与丰厚的自然、人文资源,结合了众多非遗、历史文化项目,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核心,通过校内与校外教育的结合,把体验旅行和知识性学可贯通融合,积极推进基地建设,致力于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现自偏\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 洛邑古城微信公众号

  • 洛邑古城微博

  • 洛邑古城快手号

  • 洛邑古城抖音号

1、趣味历史文化研学项目课程:“洛邑探秘”

课程简介:“洛邑”系洛阳古时的旧称,由古至今是华夏文明的代表,河洛文明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本次课程分为文化历史游戏互动及洛邑古城园区探秘两个部分。通过此项课程,借古城中历经沧桑的文物古迹、星罗棋布的古典建筑,与孩子们1同梳理河洛历史文化脉络,共同鉴赏中国历代古典建筑艺术风格。

课程特色:洛邑古城园区内,朝代特征明显的古朴建筑,人文气息浓厚。存放关公首级的妥灵宫,武则天下令开凿的新潭遗址,屹立千百年的文峰塔,金元城墙,河南府文庙,四眼井等历史遗址仍可追寻。研学导师通过故事与游戏导入,向孩子们讲述古老而厚重的历史文化。

 


2、趣味益智游戏研学项目课程:“寻迹洛邑城”

课程简介:以古城原创趣味故事为主线,秉持浸入式体验理念,以非遗文创为线索串联园区特色非遗项目,让学生以全程自主探秘与发现的方式,用观察、解谜、记录、闯关等形式,引导学生团队协作的趣味性益智寻宝互动游戏。

课程特色:洛邑古城是非遗文化产业精品园区,依托非遗文化,采用益智游戏的形式,深度探索性研学,寓教于娱,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参与度,在趣味游戏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文物古迹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有效提高其观察能力、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非遗互动体验项目课程:“汝阳刘毛笔”

课程简介:河南省项城市汝阳刘是久负盛名的“妙笔之乡”。自秦朝蒙恬将军研制而成后,世代相传,制笔历史已有两千2百余年。汝阳刘毛笔精选特定区域的羊毛、狼毫、石獾、汉松尾、紫毫、过冬鼠须等上等原料制作,尖、圆、齐、健,四德俱备,历代文人墨客视为文房上等精品。

课程特色:汝阳刘毛笔体验课程主讲老师刘潇丹为汝阳刘毛笔第67代传承人。其父是“中华老字号”汝阳刘毛笔第66代传承人刘好勤。在“2011-2012年度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代表性传承人”评选中,项城市“汝阳刘毛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好勤被省文化厅评为“2011-2012年度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代表性传承人”。


4、非遗互动体验项目课程:“左丘叶雕”

课程简介:叶雕,顾名思义,就是在树叶上雕刻,它以秋季成熟的自然落叶或直接从树上摘下来的树叶为载体,借助叶子的形状、纹理、筋脉,充分利用叶材纵横交织的脉络、自然残缺来描摹出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图案,每片叶雕都向人们诉说着1个故事。叶雕起源于周代,距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园区引进的左丘叶雕便是叶雕艺术中发展最为成熟的1派。

课程特色:叶雕体验课程的主讲导师为叶雕第四代传承人刘政。刘政2013年在郑州市石佛艺术村成立“左丘叶雕”工作室,创立“左丘叶雕”品牌。2015年,“左丘叶雕”被列为郑州市金水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左丘叶雕项目开展非遗体验课程有:叶雕文化课程、彩色叶脉书签制作体验、花草纸制作体验、叶脉画制作体验。


5、非遗互动体验项目课程:“皮雕制作”

课程简介:根据文献记载,远在周朝时我国就设有专门机构从事皮革技术上的研究,并将研究资料系统地载入文献,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拥有皮革工艺文字资料的国家。最初皮革只是硬邦邦地起到“屏风”的作用,后来人们才学会对皮革进行加工,雕刻花纹图案,蜡染做出鲜艳色彩,或者镶嵌宝石、玉器等,使其在精致的艺术范畴中脱颖而出。

课程特色:皮雕体验课程的授课导师是中国风格皮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周伟,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2005年开始制作皮雕,遍访中外名师研究皮雕技术,借鉴西方皮雕技法,融和中式皮雕元素,开创了中式皮雕新纪元。《中国皮雕新技法》已经申请国家新型技术专利。同时中国风皮雕技法也被申报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雕项目开展非遗体验课程有:皮雕文化知识讲座、手工皮雕饰品(皮铃铛、皮手镯等)体验课程。

 


6、非遗互动体验项目课程:“手工绳艺制作”

课程简介:绳艺,就是用线、绳编织出各种花样的生活用品或饰物,古代俗称“绛子”或“络子”。绳艺不仅具有造型、色彩之美,而且皆因其形意而得名,如盘长结、藻井结、双钱结等,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文化信仰及浓郁的宗教色彩,体现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良好的愿望。例如“中国结”,蕴涵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更是1种自然灵性与人文精神的表露。这1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生活劳动实践中的智慧体现。

课程特色:绳艺体验课程的授课导师是绳艺非遗传承人刘媛媛,现已开设了鸣鹿山房手工绳艺编织交流馆,专门致力于手工绳艺的推广。绳艺非遗体验课程有:绳结艺术知识讲座和各类绳结艺术体验课程。

 


7、非遗互动体验项目课程:“面塑(软陶)制作”

课程简介:软陶是1项当下最受孩子们喜爱的手工项目之1,专业软陶师现场教学,制作流程清晰、全面展示,教学标本道具1应俱全,让参与者学到知识、技巧的同,及现场亲手制作体验,培养孩子的手、眼、大脑的协调能力,锻炼孩子耐心,激发孩子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孩子左右脑开发、立体空间想象等能力。

课程特色:软陶体验课程的授课导师是孙家面塑第四代传承人,自幼跟随祖父学习“捏面人”技艺十数载,大学期间开始接触软陶这1材质,在十数年的刻苦专业下,将传统面塑技艺完美的利用到软陶这1领域,并且自创了许多传统面塑无法制作出的捏制方法,丰富了作品内涵。软陶研学项目开展课程:龙承软陶文化课堂、龙承软陶制作体验课堂。 


8、非遗互动体验项目课程:“笛箫漆艺”

课程简介:自古吹拉弹唱吹排第1,竹子制作的笛箫,又起源于中原河洛地区。笛在古代称为“篴”。《史记》中记载的“昆豀”之地就是今洛阳市洛宁、嵩县、栾川附近。笛箫起源于中原,盛行与苏杭,云南玉屏笛箫为皇家贡品。笛箫非遗项目通过对传统音乐赏析,现场聆听,深入对中华传统音乐的全新认识,培养学生们对传统音乐的鉴赏能力。通过了解传统乐器的制作流程,让参与者真正的融入其中,感受传承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课程特色:笛箫漆艺体验课程的授课导师是笛箫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表性传承人韩振国,青年笛箫葫芦丝演奏家,笛箫制作师。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秘书长,长期致力于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音乐为己任,集教学,演奏,制作于1身。笛箫漆艺项目开展非遗体验课程有:笛箫文化知识鉴赏课程、乐器(口笛)演奏体验课程、乐器制作体验课程。

 


9、非遗互动体验项目课程:“皮影戏”

课程简介: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1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通过观看皮影戏,使学生了解皮影艺术的形式并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理解多元文化,从而更好的保护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文化。

课程特色:皮影戏研学课程由河南精灵梦皮影艺术团袖珍人演员现场教学。给予孩子们古老表演形式的专业化训练并向他们传授民俗文化知识。让参与者在提升技能的同时,拓展传承视野,激发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皮影戏体验课程包含皮影戏经典剧目鉴赏、皮影手工制作体验、经典故事演绎三项内容。

 


10、非遗互动体验项目课程:“葫芦烙画制作技艺”

课程简介:葫芦烙画:称火画葫芦,又称火绘葫芦、火笔葫芦、火针刺绣葫芦。火画葫芦,宜取皮色较淡的葫芦,这样烙痕的浓淡变化都能充分显现出来。葫芦制作工艺品从明朝起即有文字记载。清朝时兰州的“刻制葫芦”和“范制葫芦”曾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成为朝廷贡品。学习传统的烙画技艺和葫芦彩绘工艺,让参与者真正的融入到其中,穿越时光隧道,感受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智慧。

课程特色:葫芦烙画体验课程的授课导师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烙画项目传承人侯娜,中国烙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擅长葫芦丝制作、长葫芦烙画、葫芦雕刻、葫芦压花,作品在各种大赛中获奖,并被各大博物馆收藏。通过认识中国传统的葫芦烙画,了解其发展历史及相关知识,为孩子提供1种零距离体验传统文化的选择,在古老的手作艺术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11、非遗互动体验项目课程:“牡丹香制作技艺”

课程简介:牡丹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1,自古受王侯将相,文人雅士的青睐,香的应用非常广泛。课程内容包含识香、辫香、品香、制香、香仪等内容。学生们不仅能对传统中国香文化有全面的了解,还能在专业制香师的指导下,体验线香、塔香等传统香品的制作。参与者在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香道艺术展示中,对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感悟。

课程特色:牡丹香体验课程的授课导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牡丹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文双,高级牡丹和香师,洛阳市牡丹香文化研究会会长,神都牡丹香研究院院长。牡丹香研学项目开展课程:了解中国香的历史文化与香仪、香品制作体验课堂。

 


12、非遗互动体验项目课程:“河洛大鼓”

课程简介:河洛大鼓是河南地方传统曲艺形式之1。2006年5月20日,河洛大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此项课程,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曲艺的形式及分类,河洛大鼓的渊源及发展,让同学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曲艺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曾经人们的精神娱乐生活方式,唤醒对于河洛地区传统文化形式的关注与继承。

课程特色:河洛大鼓体验课程的授课导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怀生老师,课程分为河洛大鼓讲解及实践两个部分。河洛大鼓研学项目开展课程:非遗传承人讲解河洛大鼓的渊源、传承谱系及基本演奏方法和技巧;河洛大鼓现场指导及体验。

 


13、非遗互动体验项目课程:“泥咕咕绘制技艺”

课程简介:浚县泥咕咕起源于远古时代人们对鸟的信仰及生殖崇拜,唐朝时期极为兴盛,千百年来,世代相传,以发展成为中原大地1颗璀璨的明珠。浚县泥咕咕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咕咕多以黑色为底色,然后再用细毛笔以红、黄、蓝、绿等比较鲜艳的颜色绘出各种图案,与黑底形成强烈的对比,最为经典的造型是小鸟。各种颜色的上色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专注能力,各种线条形状的绘制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程特色:泥咕咕体验课程的授课导师是浚县泥咕咕代表性传承人杨玉冰,泥咕咕陶笛创始人、河南省文化产业研究会会员、中国工美学会会员、杨氏泥咕咕第七代传承人。泥咕咕研学项目开展课程:泥咕咕文化起源发展课堂、泥咕咕制作体验与泥咕咕彩绘体验。

 


14、非遗互动体验项目课程:“洛绣制作技艺”

课程简介:洛绣,其起源历史久远,洛阳刺绣璎珞工艺起源早、历史悠久。宋朝以前,洛阳刺绣璎珞1度代表了当时全国的审美水准和技术水平。1984年工艺美术绣品厂的刺绣洛阳八大景,卢舍那大佛,百花图(牡丹图)等等绣品深得中外友人青睐。宋以后,洛阳城市地位下降,洛阳刺绣工艺亦逐渐衰微。通过课程使学生对洛绣的历史、发展、演变有初步了解和认识,结合实际参与体验,使学生体验刺绣艺术的魅力,引发他们对非遗传统技艺的兴趣。

课程特色:洛绣体验课程的授课导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洛绣传承人高彩霞,现任洛阳牡丹绣研究院院长,中国艺术品鉴定师和评估师。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更有耐心和专注力,体验劳动人民的艰辛,感受传承千年的文明与智慧。洛绣研学项目开展课程:洛绣文化课堂了解其起源和发展、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指导及学生实践体验。

 


15、非遗互动体验项目课程:“孟津剪纸”

课程简介:孟津剪纸,俗称“铰花”,始于清乾隆年间有近三百年历史,属于豫西剪纸1脉,历史悠久。因其既能表现黄河流域风土人情,又能描绘时代感强的现代生活,因此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技法上用传统的“剪刀铰”,剪刀落处当即成形,难以增减修补,更显得朴素自然、别有韵味。2015年,成功入选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仅是1种剪纸艺术,它代表的更是1种传承。

课程特色:孟津剪纸体验课程的授课导师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孟津剪纸传承人畅杨杨,“90后”杰出民间剪纸艺术家,中国民协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洛阳市河洛剪纸协会执行会长。他将古老的传统技艺和现代人的需求结合起来,创作了很多符合年轻人审美的作品。孟津剪纸研学项目开展课程:孟津剪纸起源和发展文化课堂、剪纸作品实践体验。

 


16、非遗互动体验项目课程:“创意石头画”

课程简介:创意石头画是创作者利用石材本身所具有的形状,质地,纹理,进行艺术构思,凭借深厚的绘画功力,进行创作。通过把画和石头本身特质的结合,保留石头自然的美,升华和提深石头自然之美。创意石头画具有很强的创造性、提高动手能力,培养专注度,趣味性,和满满的成就感。拓展想像能力,手眼结合能力,细心认真学习的能力,和相互沟通能力的提升。

课程特色:创意石头画体验课程的授课导师是画师裴永刚,洛阳孟津人,擅长油画创作,在深圳从事美术教育工作2十多年,桃李满天下。任职于广东众多美术家协会、油画家协会会长、理事等职。现于洛阳专业从事于创意石头画的创作和教育事业。创意石头画研学项目开展课程:创意石头画文化课堂、专业指导老师示范教学以及创意石头画学生体验课堂。

 


17、非遗互动体验项目课程:“扎染技艺”

课程简介:扎染是中国1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工艺,大理叫它为疙瘩花布、疙瘩花。《资治通鉴备注》详细的描述了古代扎染过程:“撮揉以线结之,而后染色,既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原色,与则入染矣,其色斑斓。”学生通过学习扎染的基本技法与要领,扎布的松紧程度、染布的时间长短及颜色运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及传承非文化物质遗产扎染独特的艺术魅力,增强对民族艺术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课程特色;扎染技艺体验课程的授课导师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王玮,从最初的学院派到玩转扎染,希望手作走进生活,美化生活。扎染技艺研学项目开展课程:扎染文化知识讲座、扎染布艺体验课程、刺子绣布艺体验课程。


18、国学文化项目课程:“戏曲文化体验”

课程简介戏曲文化在秦朝已经产生了萌芽,历经汉、隋、唐、宋、元、明、清这些朝代的发展,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与印度的梵剧、希腊的戏剧共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中国有五大地方戏曲,分别是:豫剧、京剧、平剧、黄梅戏、越剧。其中,豫剧被称为中国的第1大地方戏曲。豫剧以唱腔铿锵有力、委婉动听、善于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而著称。被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的咏叹调、中国的歌剧。

课程特色戏曲文化体验课程的授课导师是张亚楠,河南省红梅杯金奖获得者,洛阳豫剧院当红青年戏曲演员。学生在专业戏曲化妆和专业戏装体验的基础上,接受专业戏曲老师的辅导,并听取专业戏曲老师的讲解。感受到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使学生受到传统历史文化的熏陶。戏曲文化体验开展研学课程有:包含戏服、戏装体验、戏曲知识讲解体验和戏曲专业展示三项课程。

 


19、国学文化项目课程:“中国茶文化”

课程简介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德是指茶自身所具备的美德。茶艺是1种茶文化。通过学习茶文化和六大茶类的基本泡法和泡茶技巧,使学生了解我国的伟大的物质文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不同茶的特点,让学生初步掌握茶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动手能力。增强对茶文化传播的信念,让文明流传,让文化永续。

课程特色中国茶文化体验课程的授课导师是习茶15年有余的曹今雅,第七届国际武林斗茶大赛老茶组三等奖。她开创的今雅茶道美学以“和”“雅”“尘”“悦”为主要指导思想,融合儒释道文化诠释茶道对身体、对生活、对处事的影响。茶文化项目开展研学体验课程有:茶文化知识课堂、茶道体验以及茶道礼仪课堂。 


20、传统礼仪研学项目课程:“开笔礼”

课程简介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文化传统,尊敬师长、孝敬父母1直是我们传承至今的美德。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1种传统启蒙教育形式,学童会在开学的第1天早早起床来到学堂,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并教读书、写字,然后参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学读书。这1仪式俗称"破蒙"。洛邑古城结合时代的特点,古为今用,古今结合,并有所创新地举行启蒙学习仪式——开笔礼仪式。

课程特色通过这种庄重的仪式,让同学们感受到入学学习是人生中的1件大事,是开启智慧,走向成才的起点,以此激励同学们珍惜读书机会、勤奋学习、尊师孝亲。同时又希望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来传承我国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

 20-传统礼仪研学项目课程:“开笔礼”.jpg


21、传统礼仪研学项目课程:“成童礼”

课程简介《礼记》有云“成童,舞象,学射御。”古代志学之年成童,行此礼。意在“树立明礼,感恩立志”,步入少年时代。通过成童礼的庄重仪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感谢学校、感谢老师、感谢父母,表达学生对母校和老师的感谢之情。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嘉宾为学生佩戴铭志牌,家长、老师通过家书、寄语等为孩子们送上期许和祝福,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课程特色成童礼体验课程的授课导师是中渡演艺评书演员、主持人、首席拜塔祭司刘琳,对古礼颇有研究。成童礼研学项目开展课程:“成童礼”研学活动让学生在盛大的仪式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体会汉服、汉礼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豫ICP备18029205号-1
豫ICP备18029205号-1